校园新闻
高校资讯
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校资讯 > 校园新闻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鲁源新村展新韵,乡村振兴启新程
来源:网络 作者: 钱雨诺 发布时间:2025-03-15 浏览人次: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深入了解关于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韵耆治”实践队于1月10日来到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鲁源新村开展实践调查活动,深入了解鲁源新村从落后的小村庄发展成为文化特色乡村的密钥,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宝贵的建议。

丈量幸福路

“民以食为天”。实践团队成员跟随相关负责人的脚步参观了老年人的“幸福食堂”,在这里实践团队成员与当地老年人开展了一次面对面的深入交流,深入了解了当地老年人的幸福生活。一位80岁的老奶奶说到“现在日子可好了,政府和村里都十分的照顾我们,现在不想做饭就可以到幸福食堂来吃,方便多了”,还有一位老年公寓的老爷爷说到“现在的生活不一样了,在冬天有暖气,我们可以和伙伴们下下棋,聊聊天,还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生活可是有意思多了”。实践团队成员从老年人的话语中深刻地感受到了老年人对于现在的生活十分的满意。老年人在“幸福食堂”中吃着可口的饭菜,与邻里乡亲们扯着家长里短,其乐融融。无论是衣食住行方面,还是日常的娱乐活动方面,都可以看到老年人生活质量相对于以前来说有了显著的提高,让老年人的生活有了保障,让老年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在“幸福食堂”就餐的老人聊天

绽放文化花

“千年古村遗韵,昌平乡史流芳”,鲁源新村村主任刘承彪说到“通过做‘文化’文章,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目前村里从事旅游行业的有600多人,约占村里1/4人口,单民宿这一项就带动就业300多人。可以说,让老百姓吃上了‘文化饭’,端上了‘文化碗’”。鲁源新村借助“孔子故里”这个契机,发展乡村文化特色旅游业,带领人民脱贫致富。实践团队成员沿石阶徐步而上,一条儒学美德示范街豁然入目。这条街以青砖灰瓦铺就,古色古香,韵致悠然,村中那宁静祥和且满溢文化气息的独特韵味扑面而来。实践团队成员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鲁源书房,一本本图书中记载了鲁源新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之后,实践团队成员还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体验了“非遗拓印”“面塑”“布老虎”等非遗文化。鲁源新村浓厚的文化气息,使队员们感悟到了鲁源新村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参观鲁源书房

形成乡风美

实践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幸福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从讲解员的介绍中,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了鲁源新村的村民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去兑换幸福币,可以在幸福超市中兑换物品。同时还了解到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孩子们可以亲手制作各种文化产品,给予孩子们亲身体验文化魅力的机会,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鲁源新村同时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祭孔大典,传统手工艺展示等,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传统美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民风。鲁源新村各种形式的乡风民风建设,更加增强了村民们的凝聚力,推动了乡村更加和谐繁荣,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参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看到了鲁源新村的巨大变化,找到了鲁源新村发展的密钥,同时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无论是幸福食堂,还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是幸福超市,这都是鲁源新村党与人民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鲁源新村的发展,乡村振兴的先行者,是乡村振兴的典范。

image.png

图为“文韵耆治”实践队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