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创刊于1999年,是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主办的刊物。
[1] 据2020年第02期期刊内页显示,《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编辑部有责任编辑2人、英文编审2人、校对1人。
[1] 据2020年7月13日中国知网显示,《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共出版文献2815篇、总被下载253237次、总被引13738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775、(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92。
[2] 据2020年7月1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共载文2207篇、基金论文量为651篇、被引量为13169次、下载量为106050次,2017年影响因子为1.01。
[3] 1999年12月,《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创刊。
[4] 2000年,该刊开始被中国知网收录,刊期为季刊。
2017年4月,该刊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中英文文题含义应一致,文题尽量不用缩略语。
3.摘要: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应符合“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则,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避免使用缩略语)。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为节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简略些(约200—500字),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约400个实词)。英文摘要应列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