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创刊于1984年,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民族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 [1] 据《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年第2期期刊内页显示,《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共有执行编辑1人,英文审校1人。 [2] 据2021年10月9日中国知网显示,《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出版文献共4253篇,总被下载321322次、总被引10496次;(2020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57,(2020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409 [3] ;
据2021年10月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文献量为194篇,基金论文量为107篇,被引量为80次,下载量为2850次。 1984年,《恩施医专学报》创刊,为半年刊,每期印刷1000册。 [5] 1985年,《恩施医专学报》正式加入全国CUJA中心。
1992年,《恩施医专学报》经报送国际CODEN中心审批,正式取得国际刊名代码识别符号。 [6] 1997年,《恩施医专学报》刊期由半年刊更改为季刊。
1999年,《恩施医专学报》更名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3] 2014年12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11] 2020年,《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正式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主办单位由原湖北民族学院变更为湖北民族大学。
(1)文题:应简短明了、高度概括,文题字数一般不超过25个字,文题不用非公知、非公认的缩略语。
(2)署名:应在文题下方注明文中所有作者及其工作单位名称、所在城市的名称及邮政编码。
(3)摘要:原创性论文的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中文摘要 200~300字,英文摘要300~400个实词。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及其所在单位名称和关键词等。
(4)关键词:每篇文章需要标引能揭示文章主题内容的规范的关键词3~5个。
(5)正文:原创性的文稿,正文一般按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撰写。前言简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目的,概述研究的对象、方法、结果等。材料和方法应简述研究对象的特征、主要材料的来源、性质及数量、仪器设备(包括厂家、型号等)、实验条件。结果应客观、准确地描述研究所得数据和所观察到的现象。讨论部分应着重阐述研究结果的意义,分析比较与他人相关课题的研究所得,实事求是地评价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客观真实地解释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内容呈现上,《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秉持 “专业不晦涩,通俗不流俗” 的风格。邀请各领域顶尖学者、行业领军人物作为特约撰稿人,确保观点的权威性;同时组建专业的编辑团队,将学术语言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的文字,通过深度报道、专题策划、人物访谈、文化评论等多元形式,让每篇文章都成为激发思考的火种们精心设置 “对话” 栏目,打破学科壁垒,邀请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同台对谈,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田野手记” 板块则让记者深入基层,用文字与镜头记录普通人的非凡故事,传递真实的人间烟火气。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倡导理性思辨与人文关怀并重,鼓励读者以批判性思维审视世界,用同理心感知他人。通过举办线下读书会、学术沙龙、艺术展览等活动,搭建起思想交流的桥梁,让杂志从纸张走向现实,凝聚更多有识之士的力量,共同为构建更美好的社会建言献策。
未来,《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将始终坚守初心,在浩渺的知识星空中,为读者点亮一盏明灯,陪伴大家在探索真理、追寻美好的道路上笃定前行,让思想的光芒穿透时代的迷雾,照见更辽阔的精神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