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之声
学子之声
学子之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之声
四川农业大学: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校园欺凌宣讲
来源:网络 作者: 罗丽雯 发布时间:2025-03-11 浏览人次:

雅安79日电(通讯员 吴梅)未成年人保护法你我知,坚决向校园欺凌“不”今日,四川农业大学“承法启明·法治启航”团队在石马社区开展了一场丰富有趣的宣讲活动,此团队是由队长罗丽雯和其他十四名来自食品学院和法学院的同学组成的,他们都曾多次参与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本次宣讲旨在通过讲解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坚决向校园欺凌“不”。

队员们首先带领小朋友们了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告诉小朋友们遇到校园霸凌该如何解决。然后通过传声筒和情景故事等游戏形式加深小朋友们对校园欺凌造成的严重后果的认识。最后组织小朋友们写下一句想对经历过校园欺凌的人说的话,引导小朋友们关爱身边经历过校园欺凌的人,并组织小朋友们一起朗读防欺凌口诀,强化坚决想校园欺凌说“不”的观念。

image.png

图为队员罗丽雯正在向小朋友介绍宣讲内容。

  队员们一共准备了两个小短片,分别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以及校园欺凌包括语言欺凌、身体欺凌和关系欺凌三种。告诉小朋友们遇到校园欺凌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激怒对方,受到霸凌要及时跟老师和家长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与身边的小朋友闹矛盾要和平解决。并强调当自己的孩子受到校园欺凌时,家长也要及时保护和关心自己的孩子。

image.png

图为队员罗丽雯正在和小朋友们玩传声筒的游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溢飞

  游戏环节包括“传声筒”和情景故事两个小游戏,“传声筒”的游戏规则为将设定的内容告诉第一个小朋友,再由第一个小朋友依次传递给最后一个小朋友,在传递过程中设定的内容可能被误传,就像扭曲事实并一传十十传百的谣言一样,这个小游戏旨在告诉小朋友们不要对不知情的事情加上自己的主观观点误传,否则也会造成语言欺凌。情景故事小游戏给出了一个背景,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在上一个学校遭受了校园欺凌,询问小朋友们认为他经历了什么,小朋友每说出一个想法就将白纸折叠一次,最后白纸被折叠得不能再折叠,让小朋友们具象化理解语言欺凌给别人带来的难以恢复的伤害。

image.png

图为小朋友们正在写下想对经历过校园欺凌的人说的话。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溢飞

最后,队员们还组织小朋友们对经历过校园欺凌的人写一句话,“世界为你关闭了一扇窗,又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相信你一定会在新学校交到更多好朋友的!”其中的一位小朋友写道。本次宣讲旨在向公众传达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校园霸凌问题的重要性,同时告诉小朋友们遇到校园欺凌时该如何解决。并通过观看短片和游戏参与,使参加宣讲的小朋友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和校园霸凌的危害性。此外,也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问题,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image.png

图为小朋友们正在举手回答队员的提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文鑫

在未来,校园欺凌宣讲实践有望取得更为显著和深远的成效。首先,宣讲的覆盖面将不断扩大。不仅在城市的学校中广泛开展,更会深入到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校园,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到相关的教育和引导,形成对校园欺凌的清晰认知和坚决抵制的态度。其次,宣讲的内容和形式将更加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讲座、报告,还会融入更多的互动体验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让学生们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校园欺凌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和关爱他人的意识与能力。再者,形成更加完善的评估和反馈机制。通过对宣讲效果的定期评估,了解学生对校园欺凌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宣讲策略,确保宣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将积极参与到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中。社会各界也将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关爱、包容、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社会氛围。最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线上宣讲平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利用网络课程、短视频、直播等新兴手段,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校园欺凌宣讲能够随时随地开展,让更多的人受益。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校园欺凌宣讲实践将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让校园欺凌无处遁形。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共同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坚决向校园欺凌说不!“愿每一位学生在校园里都能享有和平与尊重,远离任何形式的霸凌,健康成长在安全与有爱的环境中”队员吕淑惠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