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论坛
校园论坛
校园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论坛
探寻宝清夹信子镇中草药基地:谱写寒地中药产业新篇章
来源:网络 作者: 张瑾 发布时间:2025-03-12 浏览人次: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清”韵“宝”乡振兴团来到银装素裹的黑龙江省宝清县夹信子镇,一片片被白雪覆盖的田野下,蕴藏着勃勃生机。这里,是道地药材的天然宝库,也是寒地中草药产业发展的热土。夹信子镇地处北纬45度,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肥沃的黑土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道地药材资源。白鲜皮、人参、黄芪、五味子等名贵药材在这里生长,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国内外。

image.png

图为黑龙江省宝清县夹信子镇中药材所获荣誉 张瑾供图

image.png

图为黑龙江省宝清县夹信子镇顺安康中药材展厅内药材种植分布 张瑾供图

       夹信子镇中草药负责人介绍:主要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通过统一购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种植、统一销售和分散管理的“四统一分”模式,带动农户参与中草药种植。基地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和技术,未来将对传统的中药材加工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开发出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保健食品等系列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基地将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中草药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新药等高端产品,推动寒地中草药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基地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中医药文化底蕴,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建设集中药材观光、科普教育、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image.png

图为采访黑龙江省宝清县夹信子镇中草药基地负责人 张瑾供图

       在中草药产业方面,夹信子镇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夹信子镇曲书记介绍,当地中草药其产量占据全国的35%,宝清县更是享有“中国白鲜皮之乡”的美誉,作为白鲜皮主产区,产业根基深厚。夹信子始终坚持“道地药材,生态种植”的理念,采用仿野生种植、林下种植等传统种植模式,最大限度地保留药材的天然品质和药效。同时,基地积极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药材质量安全可靠。 宝清夹信子镇中草药基地的未来发展,充满着无限可能。相信在传承与创新的双轮驱动下,夹信子镇必将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寒地中草药产业基地,为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保障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image.png

图为采访黑龙江省宝清县夹信子镇曲书记 张瑾供图

谈及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曲书记表示夹信子镇产业丰富多样。除中草药外,鲜食玉米、富硒蔬菜等产业也颇具规模。众多特色产业汇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为提升地区知名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夹信子镇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也有妙招——“万人计划”。通过为每个村配备一名大学生村官,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理念和活力。随着发展,新机器的引入为农业生产带来便利,但也给部分年龄较大的农民带来操作难题。曲书记称,镇里的合作社发挥了重要作用,合作社中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同时,曲书记也强调,农民们在长期的种地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农民本身就是种地的“专家”,只要加以引导,新技术也能很快上手。

夹信子镇在产业发展、人才引入和技术推广上的积极探索,为宝清县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更多地区学习与借鉴。夹信子镇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政策支持,中草药种植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夹信子镇将继续围绕“药乡花海”目标,抢抓国家政策机遇,进一步扩大中草药种植规模,提升种植技术水平,拓展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中草药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擦亮“中国白鲜皮之乡”这块金字招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通讯员 张瑾